IMG_8060 

(Do畫作)

 

我們習以為常的命名與定義

 

我曾經以為,年過四十和過去最大的不同,

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是,

我「命名」能力提升了。

自認為隨時可以為任何人事物精準命名及下定義,

運用知識及分析能力判斷決策途徑......

 

萬物皆有名,

無以名之的,如果被以科學的方法驗正歸類並命名,甚至可以名留青史。

第一類的命名是冠以名稱。

生物的種類不斷的在消失的同時,仍然有許多新的物種在增加,並且被命名;

星球可以以發現者命名,

既有的物種並非從此就定位,可能因為新的發現而重新被歸類一次......。

我曾經疑惑人類為何對「命名」這件是如此執著。

但的確必須如此,

沒有被命名的,在地球這時間空間上,等於不存在。

甚且連愛情這樣虛無的意識,

都必須被命名、被定義、被安身立命在某人與某人之間......。

 

孩子開啟智慧的第一步是問:「那是什麼?」

他們無法想像有任何存在的物質是沒有名稱的。

他們執著於追問每個存在的命名,然後以自己的體系歸納。

我回憶起Bruce小時候看見八哥,脫口而出「烏鴉寶」,

他認為八哥那與烏鴉相似但縮小的身形應該是烏鴉的寶寶,

我愛極了他自有主張的生態系統圖,當下並不想為八哥正名。

 

但他終究明白了八哥是八哥,不是他的「烏鴉寶」。

或許他同樣也不曾理解有些命名是會被改變的,

重新被歸類、重新被命名、重新被定義。

 

「命名」的第二個類別:定義。

有些原本被視為是絕對的命名是會被誤解、然後再被顛覆的,

像是太陽系的概念。

在以為地球是太陽系中心的時代,

加利略因為主張太陽才是太陽系的中心而被視為異端;

但我們也只能說,

以目前人類的智識而言,太陽系的「命名」是對的。

 

有些命名存在的不確定性,甚至沒有標準是理所當然的,

除了我們可普遍理解的游離的情感、複雜的思緒,

以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為例,

應該沒有人會反對戀人之間對於所有可能涉及情感的命名存在極端的反差意見。

 

孩子們漸漸理解的是,

對方昨天是我的好朋友,

但今天卻因為一個小小的事件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而明天尚未可知。

所以,「朋友」這個定義是有可能被改變的。

 

成長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經歷了或輕或重的定義改變的衝擊。

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幸福?

這些是大哉問,也是生活中最真實不過的思考。

我們的每一個決定及生活步調都在定義著我們認為的成功或幸福。

隨著生命階段的轉變,定義也在調整。

 

甚且,全球暖化連亙古不變的定義都改變了。

授粉的昆蟲銳減,科學家憂慮著沒有果實的秋天,

氣象學家說台北即將沒有冬天,

北極的冰帽不久後或許將成為歷史......

再也沒有海枯石爛至死不渝,

定義與命名的改變成為常態。

 

還包括有些眾人以為的普世價值,

社會科學家仍然可以加以解構,詮釋出不同的命名觀點。

 

IMG_8062

(Do畫作)

 

原本我認為自己四十而不惑,

但終究,對命名的篤定,

也不過來自慣性。

 

這次讀書會主要討論的兩本書及文章,

都挑戰了我們原本對於許多定義的看法,

讓我們重新看待原本理所當然的感觀及命名經驗。

 

讀書會  

 

解構虛構的虛構-----希修斯之船

什麼是文字書?

在電子書後,有許多人仍然堅持維護紙本書籍的傳統,

認為紙張的觸感、文字印刷呈現的質感,

以及以收藏書籍的方式,包括空間裝置的藝術,

是一種必須的態度。

但在「希修斯之船」之後,

文字書不再只是一種傳統閱讀方式的維護,

而是結合了科技及遊戲世代的創新,

自此文字書被重新的定義。

 

IMG_7918

(Do筆記)

 

Do帶來的「希修斯之船」,容我先定義她是很DoDo Style的書。

本書被設定是充滿世紀之謎古書,

顯出歲月的封面、仿古的偏黃內頁、

後世研究者註記的手抄筆記......

作工繁複,程序精細,追求著微小卻絕對必須的差異,

才能達到美學的極致,

也才是Do一見鍾情的書籍。

 

「希修斯之船」這本古書是虛構的,

作者,美國著名編導J. J.亞伯拉罕,

讓讀者進入一連串的虛構的氛圍中,

清醒但甘於墮入虛構的迷霧,只因那虛構過於經典極致。

 

IMG_8063

(Do畫作)

 

故事的主軸發生在一個黑暗統治時代,極權組織跟反抗軍兩股勢力下,

失憶的S在一連串詭異際遇中,漸漸浮現出他的反抗軍殺手身世之謎。

在考證被虛構的「希修斯之船」古書作者過程中,

同樣被抹去身分,在學術界等同不存在的後世研究者,

在書上手抄下許多重要註解,

因緣際會之下,與另一女子展開了充滿學術性及情感的文字對話。

 

因為虛構的軸線過於複雜,加上小說專屬的23個配件,

閱讀「希修斯之船」開啟了新的閱讀解構行為模式。

而男主角、作者、研究者這三個虛構的角色,也不斷的在呼應同樣的隱喻,

包括他們隱晦不明的身分、同時被某個世界極力抹去卻又被積極尋找。

 

 IMG_8065

(Do畫室一隅)

 

聽Do講述「希修斯之船」,

腦中跳躍的不僅是文字,更像是進入她編織的脈絡,

一針一線,綿密又繁複。

故事的基調是晦澀的,

但是對比起閱讀時湧現的各種奇想畫面,

氣勢磅礡又讓人覺得瑰麗無比。

也只有Do藝術家豐富細膩的感受性,能將這晦澀與瑰麗的情緒編織得如此和諧。

 

 

(澴宇孩子製作戲劇表演佈景道具)

IMG_7972

 

IMG_7956

IMG_7957IMG_7978

 

讀書會

(Do畫作)

 

破曉時無與倫比的美麗---黑暗與瑰麗的交織

 

認識Do愈深,愈難去定義她這樣的女子。

一直記得第一次和澴宇家長們騎車,是她領的隊。

一輛無庸置疑相當專業高檔的公路車,在大卡車縱恆的馬路上一路馳騁。

當時只覺得她這剛健女子也太殺,不回頭的背影在陽光下好閃好亮。

 

IMG_8066

(Do畫作)

 

 

Do不只屬於陽光,她也屬於文學和藝術。

同時擔任澴宇藝術老師的她,

平日巧手慧心,

帶著孩子們縫製各種小物,或製作大小舞台戲劇表演的布景道具。

一群孩子既要顧慮到他們創意的發揮,自由揮灑的同時還要掌控進度。

孩子們愛她,如此親密卻又努力不角色混淆,

寵著他們,又要教育著他們......

張弛之間,

她愛孩子的心從來沒有失去過當一個老師的界線,

在教學的繁瑣中依然守護藝術的純粹及感性,

這些都是最好的身教。

 

鋼琴小提琴的音樂她沒有放掉過,

論起各類文學作品,會驚訝她閱讀的時間從何而來。

同樣一雙手,她還是一個稱職的為人子媳,

可以在傳統的節日撐起一大家的各色菜餚,不漏任何繁瑣程序的完成大菜。

 

我想,Do的各種角色扮演可以如此到位,

那是因為,

她在母親的角色裡深刻的修練及體會,已經讓她無所不能。

她努力讓孩子可以在她身邊一世平安、安穩做自己,

拿出所有的面貌及能力,

即使她如此柔軟感性,就是得堅毅理性著要當孩子的大樹。

 

IMG_8061

(Do畫作)

 

Do總是在我以為的極限時,可以更勇敢。

她的勇敢,

一如迎著破曉時的天光,

在黑暗與瑰麗交織間,散發無與倫比的美麗。

 

讀書會

 

 

過癮的社會科學論證--異數

 

討論「異數」這本書之前,有必要介紹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背景:

  1963年生於英國,在加拿大成長,1984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歷史學系,1987年至1996年間擔任《華盛頓郵報》記者,橫跨商業、科技領域報導,後來升任紐約市分社主任。現任《紐約客》雜誌撰述委員。葛拉威爾善於分析生活中一些難以表述,卻無所不在的現象。他曾於1999年以波沛爾(Ron Popeil)的人物特寫,贏得「美國國家雜誌獎」最高榮譽;並於2005年登上《時代》雜誌100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

  2000 年首部著作《引爆趨勢》(Tipping Point),試圖解讀外在世界的變化。2005年著作《決斷2秒間》(Blink),轉而分析內在世界的運作,同樣引起廣大回響。

葛拉威爾說:
不是最聰明的人就可以成功,正確的決定或努力不懈,也不能保證;要成功,除了必須有把握「機會」的智慧、善用特有的「文化」遺澤;必要時,還得脫離部分的身分,擺脫傳統的束縛。

(引述自博客來書店)

 

了解作者的背景後,

不難定義這本書絕對是具有分析權威地位的社會科學家,

引用數據統計分析或是質化研究,

試圖顛覆一般大眾習以為常的觀點。

 

這類的書籍通常會有兩種結果,

一類是見解精闢,兼具學術性及應用性的功能;

另一類則是在一連串論證後,得出普世皆知,接近常識的結論,

只能讚嘆作者將社會科學方法運用得淋漓盡致,

但命題卻過於沒有洞見。

 

這本書對我而言,絕對是前者。

作者將成功之路置於社會、經濟、文化、個人特質的脈絡下檢視,

分析之所以有人可以超群成為「異數」,

和時代背景、社會制度、家族支持系統、教養方式、個人特質都有密切相關。

同時作者也提出了研究後的教育提醒,

包括

1.在時機來臨之前準備的重要:許多明人在成功之前,已經練基本功常達1萬小時以上。

例如:

披頭四成名前,從1960年到62年,共去了5趟德國漢堡,在一家脫衣舞夜總會,連續開唱270個晚上的搖滾流水席。

1968年,比爾蓋茲13歲,他是當時全世界唯一能夠無限使用最先進電腦分時系統的孩子,此後,他連寫了7年的電腦程式。

 

2.學齡班級或體能活動的遴選應該更細緻的區分年齡,以半年為期間區隔教育對象:教育體制應該正式許多遴選機制,忽略了同一批被遴選對象中,較年幼者因為體能或發展弱勢,失去被遴選而獲得更多訓練機會的遺憾

例如:

加拿大曲棍球代表隊的明星隊伍,40%的球員都是在1月到3月間出生。其他教年幼者機會相對低。

 

3.家族支持系統的重要:家庭內聚力較強的家庭,相對對於下一代的成功機會較高。

例如:

紐約最頂尖的律師,他們有幾個共同點:早期歐洲移民後代、生於1930年代的猶太人、父母都是成衣工廠的工人。

 

另外,作者還闡述了智商並非決定成功的唯一關鍵,以及中產階級多元學習,且尊重孩子自主發展協同教養方式,較能培養出溝通關鍵能力的孩子等觀點。

 

其中引發大家後續討論的,

是書中分析東方「稻米」精耕方式,

必須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種植文化,

影響了勤奮學習的態度。

加以東方數字邏輯與語言邏輯的一致性

(念讀音節一樣,且對丈工整,無須轉換思考,如1--9,中文都是單一音節,但英文並不;而且中文的數字會規律變化,但英文並不。如15的英文是fifteen,不是fiveteen,不規則變化會減慢思考速度),

所以東方的數學佔有邏輯轉換一致及勤練的優勢。

 

這個觀點在美國的教育體制中引發了另一波變革,

部分公立學校採取增加測驗及課後數學作業的方式,

企圖以勤練來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

並在統計數據上顯現出明顯成效。

相對於美國「機械耕作」,大量粗耕,且季節性休耕的文化,

過去美國對於教育也採取孩子應該休養生息的態度,

在基本教育上與東方教育大相逕庭。

但隨著美國公民學科能力被批評為過於薄弱,以及東西方文化的衝擊,

美國也參採東方的教育體制,試圖尋求另一種平衡。

 

 讀書會

 

只問土壤

 

延續美國的教育議題, 

於是我們開始討論,

事實上,許多家長都想在這塊土地安身立命。

關於孩子的教育,

只是試圖想在體制下,尋求一些些不同的可能性。

即使未來可能到國外開拓視野,

最終,我們期待孩子是在這塊土地上綻放盛開

   

 

Vivian提出時報出版,以洪蘭、蔡穎卿對話編纂成書的「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其中一段呼應:

   洪蘭老師的孩子與我的孩子都受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西方教育,但是我們很少提起其中特別美好的條件,比如電腦設備、師生比的細緻度。那是因為我們都了解,教育因人因地各有不同的條件,只求理想化或硬要拿某一國、某一校的理想方式或教材來套用,不但無法成功還可能忽略原本可做的改善。這又如杜威所講的:「假如農人根本不考慮土壤、氣候,做物生長特性等條件,就逕自訂出農事的目標,就太荒謬了!農人的目標應該是前瞻她自己的力量與周遭條件的力量聯合帶來的後果,用這個前瞻來引導每一天的行動。」這也就是我對教育「腳踏實地」的了解。

   我不喜歡分別去談體制內與體制外教育的優劣,因為並不是每一對父母都能自由選擇孩子受教育的體制,過度討論只會帶來過度的憂傷,讓人覺得於心不忍。但無論體制內外、台灣或西方,只要緣於人心的改變、關懷的加深與方法的求進就能引起好的影響,我們和不都估量自己土地的條件、權衡可以試作的方法,腳踏著實地的慢慢前進,讓那些飛來的啟思種子因此而能花開滿園。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每一位家長與老師都很重要,立於學習優勢位置的人也不應對條件較差的受教育者失去同情心,我們得不斷自我提醒,教育是一項絕不能虛耗情感、時間與金錢的工作,所有的教養結果大家終將一起承受,家庭與家庭無法彼此炫耀。因此,讓我們一起協力,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把孩子都扶正。

 

這段話道盡了許多家長在教育這條道路上幾經轉折後的心境。

許多家長也提到Gap Year的種種資訊及想法,

認為讓孩子可以藉由各種方式在大學之前到國外遊歷,

親身在不同國家,脫離舒適圈後,

深刻的有一番生活的歷練及體會,

是最好的成長洗禮。

 

從生活行動開始

 

教育必須腳踏實地,生活更是。

婷媽為我們分享了康健雜誌的一篇文章行動,是最佳解毒良方」。

文章中首先提醒許多日常用品的成分會帶來危害,

例如,

部分農產品可能已經受到工業廢水污染,

美耐皿容器中的三聚氰胺將導致尿路結石的風險。

不沾鍋中的全氟辛酸(PFOA)近入人體後能存在三年,至少與六種疾病相關;

防水透氣布料的全氟辛烷(PFOS),在水中可存在41年,在人體可存在5年,

可能引發早產,發育遲緩。

婷媽還以自身經驗,

鉅細靡遺的針對食材、食器,生活用品,

以及生活態度的主張,

提出了環保健康生活方式的種種建議。

 

家長們對這方面理念相投,紛紛貢獻各類產品使用的心得感想。

氣氛熱烈,個個都是達人。

也可以感受到對家庭健康的用心及對環境土地的期許。

 

IMG_8067

(Do畫作)

 

同場加映---如果可以,如何為自己的生活重新定義?

會後,私下Line大家,

如果有自己的一年Gap Year,妳們會想做什麼?

我們這個世代,

人生總是按部就班,水到渠成,

還必須為下一代與內化的價值糾葛挑戰。

在為孩子尋求突破的同時,

如果有機會能重新為自己的生活尋求新的定義,

最想做的是什麼?

阿拉蕾想開著露營車環澳洲一圈,

Vivian想到普羅旺斯當個自在逍遙的生活體驗者,

歡媽也想到歐洲鄉村體驗當地生活,

涵媽最想去捷克,尋找童話,

Pei想去法國藍帶學院學料理,

同媽則是想去日本精進廚藝,

婷媽想去義大利,感受那熱情浪漫的民族性及文化,並學習那多樣化的Pasta,

Joy想去落後國家當志工,

Do認真的想去外太空,

Jessie想帶著相機到瑞士沉浸在如畫的風景中,並且去了解瑞士的時間工藝......

而我,想去舊金山晃一年,最好能讀個學位。

 

大家的Gap Year都好有畫面,

我想說的是......

無論那美好的Gap Year時否會實現,

原本就足夠精彩美麗的妳們,

想必懷抱著夢想的同時,

已經在心裡展開了美好的旅程......

因為有著敏銳的自覺,

人生的每個歷程,相信都會帶來新的省思,注入不同的生命力......

於是,每一年,

都可以是我們的Gap Year......

 

by Ire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rmony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